一、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缓存一致性?

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图书馆里有一个热门书架(达梦 DM8),每天有上千人借阅书籍。为了提高效率,管理员在入口处放置了一个便签本(Redis),记录每本书的实时位置。但当一本书被归还或转移时,如果便签本没有及时更新,读者就会跑空——这就是典型的缓存不一致问题

在技术架构中,达梦 DM8 作为国产关系型数据库,承载核心业务数据存储;Redis 作为内存数据库,负责扛住高并发查询。两者的协作若缺乏有效的一致性保障,轻则导致用户体验下降,重则引发资损风险。


二、缓存更新策略的实战方案

2.1 同步双写策略

// 技术栈:Java + SpringBoot + MyBatis
@Service
public class ProductService {
    @Autowired
    private ProductMapper productMapper;
    @Autowired
    private RedisTemplate<String, Object> redisTemplate;

    public void updateProduct(Product product) {
        // 第一步:更新达梦数据库(DM8)
        productMapper.updateById(product); 
        
        // 第二步:同步更新Redis缓存
        String cacheKey = "product:" + product.getId();
        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cacheKey, product);
        
        // 添加缓存过期保障
        redisTemplate.expire(cacheKey, 30, TimeUnit.MINUTES);
    }
}

这个示例展示了典型的双写模式,通过数据库操作与缓存更新的原子性保障数据一致性。需要注意:

  • 事务边界:达梦 DM8 支持标准事务,建议将数据库操作与缓存更新放在同一事务中
  • 超时机制:即便后续没有触发删除操作,过期时间也能确保最终一致性
  • 顺序选择: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更符合事务完整性要求

2.2 异步消息补偿方案

// 技术栈:RocketMQ 消息队列(结合达梦DM8的CDC功能)
@Configuration
public class CacheUpdateListener {
    @Autowired
    private RedisTemplate<String, Object> redisTemplate;

    @RocketMQMessageListener(topic = "DM8_DATA_CHANGE", consumerGroup = "CACHE_GROUP")
    public void process(ProductChangeEvent event) {
        // 解析变更事件
        String operationType = event.getOperationType();
        String productId = event.getProductId();
        
        // 删除对应缓存
        if ("UPDATE".equals(operationType) || "DELETE".equals(operationType)) {
            String cacheKey = "product:" + productId;
            redisTemplate.delete(cacheKey);
        }
    }
}

通过达梦 DM8 的 CDC(Change Data Capture)功能捕获数据变更,结合消息队列实现最终一致性。亮点设计:

  • 解耦业务逻辑与缓存操作
  • 支持批量变更的级联处理
  • 天然的失败重试机制

三、失效机制

3.1 主动失效 vs 被动失效

  • 被动失效:依赖设置的 TTL(过期时间)
// 设置带过期时间的缓存(30分钟)
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"product:1001", product, 30, TimeUnit.MINUTES);
  • 主动失效:数据变更时立即处理
public void deleteProduct(Long id) {
    productMapper.deleteById(id);  // 达梦DM8删除
    redisTemplate.delete("product:" + id);  // 主动删除缓存
}

3.2 延迟双删策略

public void updateProductWithDelayDelete(Product product) {
    // 第一次删除
    redisTemplate.delete("product:" + product.getId());
    
    // 更新数据库
    productMapper.updateById(product);
    
    // 延迟二次删除(使用异步线程)
    CompletableFuture.runAsync(() -> {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Thread.sleep(500);  // 等待主从同步
            redisTemplate.delete("product:" + product.getId());
        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// 异常处理
        }
    });
}

这个设计主要应对极端场景下的缓存脏数据:

  1. 在高并发场景下,可能存在旧缓存被重新写入的情况
  2. 延迟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主从同步速度调整
  3. 需配合重试机制防止删除失败
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剖析

4.1 电商价格体系

  • 特点:高频读、低频改但改后必须立即生效
  • 方案:数据库事务内同步删除缓存,读取时使用双重检查锁
@Cacheable(value = "productPrice", key = "#productId", 
           unless = "#result == null")
public BigDecimal getProductPrice(Long productId) {
    // 业务代码...
}

4.2 用户地理位置更新

  • 特点:写操作分散在多区域,对实时性要求不高
  • 方案:异步消息广播模式,通过达梦 DM8 的触发器推送变更
-- 达梦DM8触发器示例
CREATE TRIGGER TRG_USER_LOC_UPDATE 
AFTER UPDATE ON t_user_location 
FOR EACH ROW
BEGIN
    -- 调用自定义存储过程推送变更消息
    CALL PUBLISH_MQ('USER_LOC_UPDATE', :OLD.user_id);
END;

五、技术方案优缺点对比

方案类型 优点 缺点
同步双写 实时性强、实现简单 性能损耗、事务复杂度高
异步消息 吞吐量大、系统解耦 延迟存在、维护成本较高
TTL被动过期 实现简单、资源消耗低 存在数据延迟、不可控性强
延迟双删 脏数据概率低 复杂度陡增、时效性依赖

六、必须牢记的注意事项

  1. 缓存穿透防护:对空值设置特殊标记
if (product == null) {
    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cacheKey, "NULL", 1, TimeUnit.MINUTES);
}
  1. 雪崩预防:随机化过期时间
int randomTTL = 1800 + new Random().nextInt(600);  // 30-35分钟
redisTemplate.expire(cacheKey, randomTTL, TimeUnit.SECONDS);
  1. 降级策略:当Redis不可用时需有直接访问DM8的机制

七、总结与最佳实践

经过多个项目的验证,我们总结出以下黄金法则:

  1. 读写分离优先:读多写少场景首选Cache-Aside模式
  2. 异步为王:写密集型场景建议使用消息队列
  3. 监控双保险:需要实时监控DM8和Redis的数据差异
  4. 容错机制:始终准备好手动同步工具

未来的架构优化方向可考虑:

  • 利用达梦 DM8 的闪回查询功能实现数据版本对比
  • 引入第三方监控工具实现自动修复
  • 探索红锁(RedLock)等分布式锁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