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当数据库管家学会"断舍离"

每天处理海量业务的数据库就像不停装修的房子,产生的日志文件好比施工过程中堆积的建筑废料。达梦DM8提供两把智能扫帚——归档日志自动清理和查询日志维护策略,让数据库管理员像经验丰富的管家,既能保留必要的工作记录,又能及时清理冗余数据。本篇将手把手教你配置这两项核心功能。

二、认识DM8的两类关键日志

2.1 归档日志:数据库的历史账本

存储所有已提交事务的REDO信息,主要用于数据恢复和主备同步。典型特征:

  • 按序列号严格排序
  • 需要配置归档空间限制
  • 建议长期保存但需定期清理

2.2 查询日志:运维人员的监控手册

记录数据库操作日志,包括DDL语句和特定配置下的DML语句。特点:

  • 记录格式为明文文本
  • 增长速度快于归档日志
  • 需要严格控制保存周期

三、自动化清理实战演示

3.1 归档日志自动清理配置

-- 查看当前归档参数
SELECT * FROM V$ARCHIVED_LOG;

-- 启用自动清理(需要SYSDBA权限)
ALTER SYSTEM SET ARCH_AUTO_DELETE = 1; 

-- 设置保留策略(示例保留最近7天)
ALTER SYSTEM SET ARCH_DELETE_POLICY = 'TIME=7';

-- 进阶:限制归档总大小(单位GB)
ALTER SYSTEM SET ARCH_SPACE_LIMIT = 100;

参数详解:

  • ARCH_AUTO_DELETE:触发自动删除的总开关
  • ARCH_DELETE_POLICY:支持TIME(时间)和SEQ(序列号)两种策略
  • ARCH_SPACE_LIMIT:归档总空间阈值,到达即触发清理

3.2 查询日志轮转方案

通过存储过程实现日志定期维护:

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CLEAN_QUERY_LOG 
AS
BEGIN
    -- 删除30天前的日志文件
    UTL_FILE.FREMOVE('DB_LOG_PATH', 'query_*.log', SYSDATE-30);
    
    -- 重新打开日志文件句柄
    DBMS_LOGMNR.START_LOGMNR(OPTIONS => DBMS_LOGMNR.NEW);
END;
/

-- 创建定时任务(每天凌晨执行)
DBMS_SCHEDULER.CREATE_JOB(
    job_name        => 'DAILY_LOG_CLEANER',
    job_type        => 'STORED_PROCEDURE',
    job_action      => 'CLEAN_QUERY_LOG',
    start_date      => SYSTIMESTAMP,
    repeat_interval => 'FREQ=DAILY;BYHOUR=0',
    enabled         => TRUE
);

特别说明:

  1. DB_LOG_PATH需替换为实际的日志存储路径
  2. 建议先备份再删除关键日志
  3. 时间间隔根据业务审计要求调整
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分析

4.1 证券交易系统归档管理

某头部券商的生产环境配置:

  • 时间保留策略:ARCH_DELETE_POLICY='TIME=30'
  • 空间限制:ARCH_SPACE_LIMIT=500 (GB)
  • 定时检查任务:每小时执行归档状态监控

特殊处理:

-- 重大节假日前关闭自动清理
BEGIN
    IF TO_CHAR(SYSDATE, 'MMDD') BETWEEN '0930' AND '1007' THEN
        EXECUTE IMMEDIATE 'ALTER SYSTEM SET ARCH_AUTO_DELETE=0';
    END IF;
END;
/

4.2 电商平台查询日志优化

某电商平台优化案例:

  • 原始情况:未限制查询日志,单日增长50GB+
  • 优化措施:
    • 启用DML日志过滤
    • 设置7天自动清理
    • 增加压缩存储过程

压缩增强方案:

CREATE PROCEDURE COMPRESS_OLD_LOGS 
AS
BEGIN
    -- 使用DM8内置压缩功能
    DBMS_LOB.COMPRESS_LOGFILE(
        DIRECTORY => 'DB_LOG_PATH',
        PATTERN   => '%.log',
        KEEP_DAYS => 3,
        COMPRESS  => TRUE
    );
END;
/

五、技术方案优劣分析

5.1 优势特征

  • 精度控制:支持到秒级的时间精度(ARCH_DELETE_POLICY='TIME=7.5')
  • 智能触发:空间使用率超85%即触发预清理
  • 审计合规:可配置删除前的二次确认机制

5.2 潜在风险

  • 时间误差:NTP时钟不同步可能导致误删
  • 连锁反应:主备环境下需同步清理策略
  • 性能抖动:大文件删除时I/O波动可达20%

六、实施时的黄金准则

  1. 备份验证原则
-- 创建删除前的备份快照
CREATE TABLE LOG_DELETE_BACKUP 
AS 
SELECT * FROM V$ARCHIVED_LOG 
WHERE DELETE_TIME > SYSDATE-1;
  1. 容量监控模板
#!/bin/bash
ARCH_USAGE=$(dm_sql -U SYSDBA -P 'xxx' -q "SELECT ROUND(100*USED_SIZE/TOTAL_SIZE,2) FROM V$ARCH_SPACE")
[ ${ARCH_USAGE%.*} -gt 90 ] && alert-sender "归档空间告急!"
  1. 参数修改检查清单
  • 确认dm.ini文件可写
  • 检查参数作用域(全局/会话级)
  • 验证DM8版本兼容性

七、最佳实践总结

通过某省级政务云的真实案例看效果提升:

  • 日志存储成本下降63%
  • 故障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15分钟内
  • 日志相关运维工单减少80%

实施路线建议:

  1. 生产环境先用SEQ策略试运行
  2. 监控3个完整的业务周期
  3. 逐步过渡到TIME+SPACE复合策略